您的位置: 首页>> 产业在线
加强和提升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
作者:产业集团  发布时间:2021-09-06 15:17:5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向宝云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文艺评论建设、促进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

  当前某些文艺评论的文化局限

  毋庸置疑,当前文艺评论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意见》之所以出台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也反映了文化自信不足,从而极大地局限了文艺评论的建设性。

  因缺乏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使得一些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不足。改革开放40多年来,文艺评论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西方文艺评论模式、流派的大量引进,改变了中国文艺评论的格局和理念,西方文艺思想、文化立场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成为我国文艺评论秉承的“武库”。随着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种新的文艺现象和创作倾向不断涌现,资本的力量在文艺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红包批评”“人情批评”“圈子批评”“流量批评”等泛滥成灾,以及各种“商业操作”大行其道,成为文艺评论界的某种常态,西方式文艺评论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在这些看似“繁荣”的文艺评论背后,其实是中国立场的缺失、中国智慧的消弭和中国价值的退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缺乏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的批评伦理,文艺评论的道德勇气不足。综观当前文艺评论,从文艺短评到皇皇巨著,不乏严密规整的理论阐释,但直抵心灵、触动情感的真话却不多见。巴金说:“自己想什么就讲什么;自己怎么想就怎么说这就是说真话。”但是,面对文艺界存在的不良作品、现象、思潮,很多人选择了无视、漠视,不敢在文艺质量和内容水平等方面指出缺点,不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这是人民群众对文艺现状不满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文艺界就形成一种怪现象,一方面文艺创作怪象频发、引人侧目,另一方面文艺评论熟视无睹、高唱赞歌。其中,既有对于自己的判断缺乏自信的原因,更有真实表达自己判断道德勇气缺乏的原因。

  缺乏审美力、说服力、战斗力的现实品格,文艺评论的斗争精神不足。提起中国文学和文艺评论,我们会想到鲁迅先生,不仅因为鲁迅的文学创作、文艺评论像投枪、像匕首,更因为鲁迅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斗争精神、战斗精神,这是文艺独有的一种战斗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文艺评论要有批评精神,对文艺创作现场发言,指出其中的问题和症结,才能得到创作者、读者的尊重,才能接地气、有灵气,才有说服力和战斗力。否则,一味赞美最后只会沦为毫无信誉、廉价的留声机,被历史所淘汰。

  提升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

  缺乏文化自信的文艺评论必然是浅薄浮泛、软弱无力的,很难摆脱失语的状态,要开拓文艺评论的建设性,必须加强和提升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

  首先,在理念上做到“两个结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提升文艺评论在指导思想上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要大力挖掘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为文艺评论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和中国立场。如《文心雕龙》在理论、思维、结构等方面丝毫不逊色于西方文学理论;《原诗》等对于诗歌理论的建树,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人的精巧妙思;《人间词话》等对诗学精神的阐释,充分展示了我国学者对于现代诗学的贡献等。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上的文艺评论应该具有更高的站位和气势,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文艺评论的共同体,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因此,我们要全面总结中国现代以来文艺评论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造,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建立社会主义新文艺的伟大实践,建立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

  其次,在实践上提高自主性,整合多方评论力量,提升文艺评论在学科领域上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拥有新格局,新评论呼唤新力量。新时代的发展大势不可逆转,新出现的文艺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曾经有人指出各种文艺评论力量之间存在的隔膜:古代文论研究者仿佛置身古代说着古人的话,与当代无关;外国文论研究者仿佛置身海外说着外国人的事,与中国人无关;当代原创理论研究者仿佛置身世外,说着只有自己才懂的事,与别人无关。其实,各种文艺评论力量各有所长、各有价值,需要解决的是,打破学科壁垒,消除人为“歧视”,改变多种文艺评论力量各自为战、相互掣肘的弊端,形成多种文艺评论力量相互支撑、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当前,“双一流”学科建设正在进入新阶段,其中核心的理念是打破身份意识、破除西方崇拜,形成中国特色、建立中国学派。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全面提升文艺评论的文化自信。

  最后,在方法上要返璞归真,凝练中国特色,提升文艺评论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自信。经过多年的引进和检验,西方文艺评论方法已经不再具有先进性,中国古代文艺评论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大道至简,返璞归真。从最简单、最朴实的方法入手,保持文艺评论的在场性及物性和介入性,形成文艺评论的地气、热气、人气,引领社会风气、审美倾向和精神追求。在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已进入美好生活的中高级阶段,已不再满足于短平快的快餐式精神消费,而是需要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有营养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文艺评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鉴别和评判文艺作品,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这样,才能保持文艺评论对于新时代的准确把握和预先判断,对现状和未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作者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Copyright 2015 版权所有 西安文理学院产业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12号西安文理学院太白校区 710065

联系电话:029-87251761 E-mail:wl_chanyejituan@163.com